新农人代表
本地电子商务优秀从业者

新农人常聪:电商助力远安香菇从 “深山” 飞向 “全国”


01.png

万里归来颜愈少,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跨越千年的诗句,恰似35岁常聪人生轨迹的精准注脚。曾经,从事边境贸易的他,为了拓展业务,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然而,那颗想要回归乡梓创业就业的赤子之心,却从未改变。如今,他带着满腔热情,在家乡远安县茅坪场镇,以椴木香菇为媒,在家乡的沃土上深耕细作,成功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产业新天地。

 

志同道合,开启创业新征程

01.jpg

2021年初,回到家乡的常聪得知发小李斌在茅坪场镇从事香菇种植和加工销售工作,并且经过数年发展,已逐渐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技术专家。经过思考,常聪决定加入好友的香菇种植事业,共同创办了远安乡味香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常聪和李斌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决定走高端化产品路线——“椴木香菇种植”。椴木香菇种植区别于以往的“袋料香菇种植”,在香菇品种相同的情况下,椴木种植方式让香菇成长环境更贴近自然。

03.jpg

李斌说:木头香菇的品质、营养等优势远远高于袋料香菇,所以木头香菇的价格会比袋料香菇高很多,我们就想做一个差异化比较大的产品出来。

 

迎难而上,破解发展难题

04.jpg

椴木香菇在品质和经济价值上优势显著,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工成本高、生长周期长等问题。常聪在茅坪场镇九龙村推广椴木香菇种植时,不少村民因担心椴木香菇的种植及销路问题,而摇摆不定。

得知公司业务发展受挫,九龙村村委会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协调企业和村民两方。九龙村干部带领常聪上门为村民答疑解惑,并协调双方通过签订收购协议的方式敲定合作。

九龙村党支部委员刘永成表示:“他们到我们九龙村以后,我们村就安排了专业的人和企业对接,下沉到户,给他们宣传种植各方面的技术,包括后期的收益状况,都跟老百姓耐心讲解,增强了村里老百姓对稳定增收的信心。”

05.jpg

九龙村三组村民李家富开心地说:“他们说长出来以后就上门收,如果质量好,每斤就可以卖四十元到五十元。只要达到质量要求,一年能挣十万多块钱,我们就签了协议。”

解决了销路,椴木香菇在九龙村大面积种植,菌棒收购工作有序开展。

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初期产品质量把控不严格,收购的香菇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公司损失较大。不过,常聪和李斌没有气馁,他们与村民商量,手把手教村民分选,后期香菇质量大幅提升,实现了企业和村民的互惠双赢。

李家富分享道:“从搭棚、种植到养菌、出棚,企业都会指导我们。捡菌子也有讲究,要挑大小合适、黑面规整的,这样的菌子质量好,价格也更高。”


创新销售,电商助力发展

06.jpg

常聪凭借多年走南闯北积累的经验,借助电商平台做起了直播带货。他说:“我们回来时,发现很多当地的香菇销售主要是传统的方式,比如说上门来收购,所以我们当时决定用年轻人的想法做电商,拓宽销售渠道。”

如今,远安乡味香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电商、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特产品企业,每年椴木香菇及周边产品收购量达20万吨,菌棒销量近50万棒,2024年全年电商销售数据达1200万余元 

 

反哺家乡,带动共同致富

07.jpg

常聪在家乡站稳脚跟的同时,也不忘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通过推广椴木香菇种植,让村民在家务农就能增加可观收入。刘永成介绍:目前我们能够惠及九龙村的村民有500人左右,平均每户每年可以提高收入5000元左右。

谈及返乡创业的感受,常聪感慨万分:我之所以返乡创业,一是因为我是远安人,总想为家乡出份力;二是远安的创业环境确实好,不管遇到销售还是生产问题,镇里、村里都会及时帮忙解决,县里面还有低息甚至无息的创业贷款政策支持。所以,年轻人们,一定要回来试试,你为家乡拼搏,家乡也绝不会辜负你!

 08.jpg

从传统种植到电商赋能

从个人打拼到带动乡亲

他们用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

让家乡的"小香菇"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未来,期待更多像常聪这样的“新农人”

回到家乡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监督举报

举报电话:0717--3814986

邮箱:yadssfx@163.com

地址:宜昌市远安县临沮大道141号